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敘事實踐與社群(「迴響團隊」)在香港青少年濫用藥物輔導服務的應用


巳發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誌>2007 年第13卷第 5期,頁293-296
作者:黃恩澤,胡穎怡


【摘要】在香港,濫用藥物輔導服務是多元化的,但仍以提供個人及小組工作為主導,社群層面的實踐乃是頗新的嘗試。在二零零五年,我們在社區中成功招募了一群家長、青年人和青少年「過來人」成立「迴響團隊」。在過去兩年,「迴響團隊」與一群正受濫藥物困擾的青少年同行,與他們一起尋夢和重連被遺忘了的故事,當中亦引起不少共鳴和「迴響」。「迴響團隊」就像雪球般不斷的滾動和擴大,部份被濫藥物困擾的青少年在停藥後更加入團隊,至今團隊人數超過50人。
【關鍵詞】敘事實踐1;社群;迴響團隊;濫用藥物輔導

A community approach to 'deconstructing addiction' and supporting young people dealing with substance user - Community Care in Narrative Way
Brian Wong Yan-Chak, Wing-yee Wu
(The Salvation Army Chai Wan Integrated Services for Young People, Hong Kong)
(Brian Wong worked till June 2007)

【Abstract】In Hong Kong, the practices of drug use counselling are diversified and yet individual and group counseling approach still dominate this helping field. Community practice is still a new and innovative approach. In 2005, we recruited a community reflecting team (outsider witness group) which consisted of: a group of parents who were enthusiastic in relation to supporting the lives of young people; another group of parents who had gone through a time when their children had been caught up many problems; and a group of young people who had been through difficult times and whose problem-saturated stories,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drug use, were now over. The composition of this reflecting team demonstrated human diversity and multiple stories in everyone's life. Over the last two years, this reflecting team has 'co-walked' with adolescents who are suffering from substance abuse and those living in an environment that is full of risks (including gang violence and other related criminal issues). The reflections from this reflecting make many links between the lives of the young people and the lives of those on the reflecting team. Their reflections resonate to the rhythms of the young people's stories. The reflecting team is growing like a snowball, as those adolescents who were suffering from substance abuse are gradually becoming members of the reflecting team and forming a mega-community.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reflecting team now is now composed of over fifty people in a single district in Hong Kong! They are going to gather their collective stories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arracom.org.hk
【keywords】narrative way, community practice, Reflecting Team, drug use counseling


香港為濫用藥物者提供的服務很多元化,如:禁閉式戒毒、福音戒毒、住院式等等,當中更以個人輔導為主導,是一個「受助者」和「專業」的關係。若以社群為主導,為正受濫藥問題困擾者而提供的輔導服務則是一個嶄新嘗試。根據香港濫用藥物資料中央檔案室資料顯示,廿一歲以下的青少年濫用藥物的原因均離不開「受同儕影響」、「好奇」、「想與同儕打成一片」等等。然而,大部份濫藥的青少年均被「問題」和「主流論述」建構著個人身份認同,形成自我抑壓,而不會主動訴說自己的困境。透過不同背景社群所組成的「迴響團隊」,如何與受濫藥困擾的青少年同行、尋夢和「迴響」呢?

香港濫用藥物的主流論述
一直以來,主流社會對濫用藥物的青少年均有很多不同的論述,如:「道友」、「飛仔」、「黑社會」、「壞份子」、「好奇無知」、「來自有問題家庭」、「讀書不成」、「不自愛」、「上癮」、「受壞朋友影響」、「缺乏自制能力」等等,這些主流論述的構成不乏知識/權力在社會中的運作(Foucault, 1980)。濫用藥物的青少年生活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中,顯得充滿羞恥感(sense of shame)、身心脆弱(sense of vulnerability) 、憂傷孤寂(sense of desolation)、對生活絕望(sense of hopeless)與及感到生活徒然(sense of futility)(White, 2005)。在藥物濫用輔導裡,輔導員縱然盡量不受這些主流論述影響,亦容易將問題內化,糾正問題,通過輔導將濫用藥物的青少年由主流論述中改變到能符合社會規範。可是,我們從與青少年對話的經驗裡,亦聽過不少青少年對自我身份的敘述,例如「我跟道友是不同的」、「我不是道友」、「我能夠控制嗑藥與否」、「我只在的士高玩樂時才嗑藥,上班時我絕不嗑藥」、「我自己嗑好了,不想引誘其他人嗑藥」等等,而這些自我身份的敘述,在我們與青少年進行輔導對話時,又有沒有被納入議程之中?

「解構」濫用藥物
在重重疊疊、不斷延伸、固若金湯的主流論述裡,如何走進對話世界裡,與青少年一起對影響他們自身的主流論述去進行解構(deconstruction)?敘事實踐始創人之一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深受已故解構大師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影響,發展出一套以對話作為解構的媒介,灌以很細心的聆聽(doubly listening)技巧,去洞察故事中似無還有(absent but implicit)的空間(White, 2003),懷著好奇心並沿不同的對話地圖出發,例如外化對話地圖(externalizing conversation map)、重寫生命故事地圖(re-authoring conversation map)、重記會員對話地圖(re-membering conversation map),發掘青少年在主流論述當中,所隱含(implicating)的意向(intention)、信念及價值,尋找與主流論述不一致的例外情境(new initiative);更會在對話以外以書信、詩歌、音樂或其他媒體作為治療記錄(therapeutic documents),強化故事情節(Freedman & Combs, 1996)。然而,解構之後如何重塑(re-shape)他們的喜愛身份認同(preferred identity)?在輔導員﹣﹣青少年的輔導情境(therapeutic context)之外,敘事實踐同時著重社群見証,以社員見証會(outsider-witnesses)去將個別青少年的故事散播於對他們的故事富共鳴感(resonance)的社群當中,豐厚(thicken)(Geertz, 1973)及交流彼此的生命故事,重塑青少年在主流論述以外的另外身份認同(alternative identity),詮釋及確立他們所喜愛的身份,讓他們繼續在不同社群之中演繹所喜愛身份認同下的故事(Morgan, 2000)。

計劃概念
救世軍柴灣青少年綜合服務於二零零五年七月獲禁毒基金贊助,推行一項為期兩年的『「翼」師「翼」友朋輩輔導計劃』。計劃以敘事實踐 (Narrative Practice) 為藍本,透過招募青少年「過來人」及家長作朋輩輔導員,成立「迴響團隊」 (Reflecting Team) ,以社群關懷及生命故事可重寫的訊息為理念,向社區宣揚反濫藥的訊息。
計劃構思自過去本港及海外有關青少年濫用藥物、家庭治療及敘事治療等等的經驗,例如美國佛羅里達州安東尼.哥巴列斯先生(Anthony Corballis)結合南澳德威曲中心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的「成癮解構聯盟」Deconstructing Addiction League,以網上社群資源中心形式,配合敘事理念支援全球有意逐漸削弱酒精及其他物質成癮對自身的影響之人士,當中包括輔導員、當事人及其家人(http://www.dulwichcentre.com.au/deconstructing_addiction.html)。另一方面,以故家庭治療中迴響團隊(reflecting team)始創人湯姆.安達臣Tom Anderson (1987)與及文化人類學家芭芭拉.麥爾霍夫Barbara Myerhoff(1982, 1986)對本計劃手法亦有一定啟發性。誠然,敘事治療在後結構主義的影響下,對誰擁有知識/權力﹣﹣誰是知識/權力的關係抱著批判的態度,因此社員見証會(outsider-witnesses)並非只由所謂輔導專業人士組成,而是給當事人(青少年)去選擇,或由社群間對敘事治療有認知及實踐的人,更可邀請一些經歷過相類似經歷或故事的人加入組成(White, 1995, 2000)。因此,一些經歷過藥物濫用的青少人「過來人」或其家長,以及本身對青少年成長十分關心的家長,在得悉這計劃構思後,都表示有興趣加入這計劃,接受一些敘事治療基本認識,以社員見証會(outsider-witnesses)作為他們與青少年見証、分享及迴響彼此的故事的平台,最終命名為「迴響團隊」。

計劃目的
『「翼」師「翼」』友喻意為家長和青少年「過來人」共同攜手,雙翼展翅齊飛,協助受濫藥問題困擾的青少年,共同改寫生命故事。
• 計劃以「敘事實踐」為藍本,強調發掘接受服務者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成功戒藥的青少年以「過來人」身份作朋輩輔員,支援現正受濫藥問題困擾的青少年遠離藥物。
• 透過「過來人」參與社群教育工作,向社群宣揚反濫藥訊息。
• 家長是協助青少年成功戒藥的重要因素。計劃中強調家長的參與並招募他們作朋輩輔導員,組織他們成為預防濫藥的社群資源,結集成為預防濫藥的社會資本。
• 邀請接受服務的濫藥青少年參與回饋社會的活動,參與製作反濫藥教材、推廣反濫藥訊息等。將他們的戒藥歷程透過不同的媒體,在社群裡分享和見證計劃的成果。

「迴響團隊」的組成及實踐
「迴響團隊」由不同背景的社群組成,當中包括家長和成功戒藥青少年「過來人」。最初以透過招募曾經經歷自己子女「反叛期」的家長,為他們提供工作坊以增強他們與子女的溝通技巧,及後他們開始與其他家長分享自己的心得,再加入「迴響團隊」。另外,在社區中也招募一班很想了解青少年「反叛」行為的家長,為他們提供不同主題的工作坊,讓他們認識和了解青少年的價值觀、文化和世界,引起了他們對青少年的關心,繼而再加入「迴響團隊」。在他們加入「迴響團隊」前,均會提供基本敘事實踐訓練,讓他們掌握成為「迴響團隊」的角色和注意的事項。而部份濫藥青少年則在停藥後加入團隊之中,以「過來人」身份與其他濫藥者同行,在豐厚彼此的故事。
「迴響團隊」每月聚會一次,在聚會中大家就著不同的濫藥者故事作出「迴響」,在過程中流露著不少的真情和共鳴感,對濫藥者帶來不少的「貢獻」。除此以外,團隊成員還會就著一些議題發表意見、到學校協助分享等等,而且他們也出版了一份集結他們智慧(local knowledge)(Geertz, 1983)的教材套-「教導子女遠離藥物家長教材套」與其他社群分享。

社員見証會在「迴響團隊」的實務運作
在社員見証會的運作有四個步驟(黎玉蓮,2005),分別為:
1. 故事述說(Telling)
2. 故事重述(Re-telling)
3. 故事重述再重述(Re-telling of re-telling)
4. 大合會(Deconstruction)

1. 故事述說(Telling)意指當事人(青少年)與輔導員進行20-30分鐘的對話,其間所有「迴響團隊」成員會坐在一旁,細心聆聽整個對話。
2. 故事重述(Re-telling)部份是讓輔導員與當事人退下來,坐在一旁或當事人認為舒適的位置,然後由輔導員帶領「迴響團隊」成員進行故事重述。輔導員會對成員提問以下四個問題:
i. 在整個對話裡,有什麼地方最觸動自己呢?
ii. 在整個對話裡,你認為參加者是一個怎樣的參加者?有甚麼信念或價值是當事人持守著呢 ?
iii. 那些最觸動自己的地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有什麼共鳴之處?
iv. 在聽完這對話後,你有沒有一些價值觀、想法或對生活理解
是有所不同呢?
3. 故事重述再重述(Re-telling of re-telling)部份是完成故事重述後,「迴響團隊」成員坐回故事述說時的位置,輔導員與當事人則就著剛才的分享進行對話,輔導員亦可提問以下四個問題:
i. 在成員的對話裡,有什麼地方最觸動自己呢?
ii. 在整個對話裡,你有甚麼形象在腦海中浮現?這個形象訴說你是一個怎樣的青少年?這反映你有甚麼信念或價值持守著呢 ?
iii. 那些最觸動自己的地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有什麼共鳴之處?
iv.在聽完這些對話後,你有沒有一些價值觀、想法或對生活理
解是有所不同呢?
4. 大合會(Deconstruction) 是社員見証會最後的環節,當事人、輔導員與「迴響團隊」成員會坐在一起,不分你我,去就著剛才的過程去發問不明白的地方,例如問那些問題的原因何在,或提出問另一些問題的建議,當事人在當中有絕對的權利去發問及表達意見,使之有均等參與的空間。 (http://www.narracom.org.hk/index-7.html)

團隊成員的心聲
各團隊成員均有不同的心聲。有的表示很高興可以有機會認識青少年;有的表示很榮幸可以與青少年同行;有的以「融冰之旅」來形容參與團隊的過程;有的表示……
以下是部份團隊成員的心聲:

「...成了迴響團隊成員後,覺得可以為社會出一分力而高興。與此同時,我開始關心社會和身邊的人和事,使我越來越有使命感,每當有成功的個案時,那份成功感及喜悅,亦能推動我繼續前進...」

「在迴響過程中,我們不但聆聽年青人的心聲,亦回憶自己的往事,體會到在成長階段總有起跌得失...」

「預防勝於治療,關注孩子濫藥或不法行為,從關懷孩子的情緒、明白他們的感受、接納他們在生活學業上所面對的各樣壓力開始。謝謝這個活動帶給我的親身體會,感謝青少年的勇敢和坦誠的分享,讓我向自家的孩子在表達愛與關懷的方法或方向變得清晰。謝謝!」

「從前對一些濫藥青年總是將罪惡一同掛鈎的,根本沒去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及原因,到成為了迴響團隊成員後,有機會去聽他們細訴、聽他們的故事,慢慢地我也將戴了很久的有色眼鏡放下,嘗試接近他們...」

「最初參加迴響團隊時,只想認識和知道多一點青少年的想法和生活,說不上幫什麼忙。反而在多次從他們對話中,讓我學到堅持和不放棄,愛與溝通的重要性,更珍惜和愛護身邊人...」


經驗總結
由以上心聲可見,社群對一眾青少年持有一種跨年代和社會角色的融攬(inclusion),當中除了
「迴響團隊」與濫用藥物青少年的群體彼此在「輔導情境」(therapeutic context)把權力消弭,
也在許多社會事件上共同發聲,例如2006年暑假「十三歲少女暴斃於旺角的士高附近公廁」
事件,他們一起就事件發表聲名;同年十二月聖誕前夕亦共同進行有關青少年假日性行為及
濫藥預防新聞發佈會,他們亦在過去兩年參與本計劃的社區及中學防防藥物濫用工作坊,最
後出版「教導子女遠離藥物家長教材套」與其他社群分享。

另一方面,在62個服務使用者之中,有23個為濫藥個案(其他則為預防濫藥),當中14個案已達到與案主訂下之預期目標,成效率超過60%,亦有四位個案隨即相繼加入迴響團隊(2007年5月31日前結算),這反映敘事實踐與社群在香港青少年濫用藥物輔導服務有著顯著成效及迴響。




【註一】敍事實踐(Narrative Practice)是受著後結構主義思潮影響下的一種心理輔導手法,源起於七十年代並在八、九十年代在西方國家受到關注。 敍事實踐始創人之一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 與一眾志同道合的社群將手法應用到不同層面,打破傳統心理輔導工作以個人、小組和社區工作為劃分,著重貫穿個人與社群之間的生命故事和主體的相互影響性 (intersubjectivity),並強調人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輔導對話可將問題外化,從人的生命故事裡發掘被遺忘的閃亮時刻(sparkling moment),與及背後的意向、信念、價值取向和夢想等等,社群更是見證 (witness)、重述(re-tell)和迴響(reflect)這些零碎片段的重要連繫,藉以編輯及豐厚這些生命故事,重塑一個自己所喜愛卻又不受問題影響的身份認同。詳細資料可參閱www.dulwichcentre.com.au或www.narracom.org.hk。


英文參考文獻:
Anderson, Tom, 1987. "The reflecting team: Dialogue and meta-dialogue in clinical work." Family
Process, 26:415-428.

Foucault, Michel,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reedman, Jill and Combs, Gene, 1996. Narrative Therap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eferred
Realities. USA: W. W. Norton & Company.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 New York : Basic Books.

Geertz, Clifford,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Morgan, Alice, 2000. What is Narrative Therapy? An Easy-to-Read Introduction. Adelaide: 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

Myerhoff, Barbara, 1982. “Life history among the elderly: performance, visibility and re-
membering.” In Ruby, Jay (ed): A Crack in the Mirror: Reflexive Perspectives in
Anthropology.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Myerhoff, Barbara, 1986. “Life not death in Venice: Its second life.” In Turner, Victor & Bruner, Edward(eds): The Anthropology Of Experi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ios Press.

White, Michael, 1995. “Reflecting teamwork as definitional ceremony.” Re-Authoring Lives:
Interviews & Essays. Adelaide: 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

White, Michael, 2000. “Reflecting Teamwork as Definitional Ceremony Revisited.” Reflections on
Narrative Practice: Essays & Interviews. Adelaide: 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

White, Michael, 2003. “ Narrative Practice and Community Assig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rrative Therapy and Community Work, 2003, No.2:17-55

White, Michael, 2005. “Children, trauma and subordinate storylin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rrative Therapy and Community Work, 2005, No.3&4: 10-22



中文參考文獻:
黎玉蓮,2005。 個人身份詮釋及確立,載於尤卓慧等編<探索敘事歷程>。台灣:心理出版
社。


綱上參考資源:
http://www.dulwichcentre.com.au/deconstructing_addiction.html
http://www.narracom.org.hk/index-7.html

1 則留言:

Wincy (Joshua's mom) 提到...

Thanks for your helping in all the writing and presentation..... you are my great team leader al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