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不要小看兒童的存活經驗(lived experience)和生活智慧(local knowledge)(1)--重寫故事地圖(Re-Authoring Conversation Map)


曾經與一位資深學校社工經歷過一次這樣的敘事督導(narrative supervision):

她另一位學院督導老師跟她說兒童不適合進行「重寫故事地圖」(Re-Authoring Conversation Map),因為他們人生經歷不多。我對此說法有另一番見解:

1.故事重寫地圖並非只限於人生經歷(life experience)的多寡,更是存活經驗(lived experience)的體現/驗;

2.人生經歷的多寡是以天體日曆時序去乘載人生故事,也是相對性(relativity),亦以一個凝固意義作為一個單元,總體上是本質性(essentialist),例如生、老、病、死;而存活經驗則是存在性existentialist的認知,對經驗的累積是以身心全人(embodiment)的經驗反思整合而成,例如我今天吃了一個麥當勞餐,當家人問我們飽未?我們會感受一下自己的肚皮是否飽。當家人問我們好吃嗎?我們便會想想剛才的味道。經歷過這自身對身體的認知過程,我們可以下一個暫義﹣﹣「飽滿」。

3.「飽滿」這存活經驗,是否太渺小,微不足道?放進故事重寫地圖又有甚麼影響?

問:這「飽滿」的經驗帶給你甚麼樣的感覺?
答:很開心。

問:為甚麼?
答:因為難得星期一放學Daddy接我,而且仲同我去麥當勞...

問:Daddy接你放學對你重要嗎?
答:好重要!

問:為甚麼?
答:因為Daddy好錫我

問:你如何知道?
答:因為他知道我們己一整年沒有一起放學,一起去吃麥當勞 ....

再發展下去,方知道小朋友原來一直有寫blog的習慣,並經常會forward給父母,他在最近的blog裡曾提及過覺得父母好像不再錫他,又提及過好回味去年與Daddy一起放學吃麥當勞的經驗....小朋友的心聲,父母以行動去回應了。如再以社員見証會(outsider-witness)延伸這家庭的對話,又會如何?

問:你們聽到孩子這樣說,有任何回應?有甚麼說話最觸動你?
答:當然很開心,因為兒子原來一直都有留心我們對他的愛,每次在blog看見他的感受,我都感到慚愧,沒有做到一個好父親,更要一個8歲的兒子提醒。

問:他的提醒背後懷怎樣的心意?
答:我想這反映他對我的著緊 ....對我的愛

問:孩子,聽見Daddy說你著緊他,愛他,你有甚麼話想跟我們或Daddy說?
答:我其實好鍾意你接放學,因為這學校是你陪我一起面試的......我很......愛你!

8歲小孩,擁有著無限的存活經驗(飽滿),通過「故事重寫地圖」,能指涉出小朋友對父親關愛的渴望。正如Bruner指出,人在社群裡並沒有被孤立的主體,相反人的主體是相互地塑造,稱之為相互主體(inter-subjectivity),小朋友對父親的愛就是通過父親的再述(re-telling)而確立。誠然,在他對父親的愛未確立前,小朋友的主體巳不斷地騷動著﹣﹣寫blog, 同時亦不斷地操演﹣﹣與父親吃麥當勞,並賦予飽滿的意義 ......

就以上例子,配以我們的好奇心,對他任何微小經驗的尊重,與他同行,故事重寫的空間何其大呢!

3 則留言:

leave 107 提到...

當日一個小小片段的對話有幸引來你的回響. 從Burner 和 Brian 所選取對人活著便是飽滿的存活經驗,與生活裡的社群成員相互塑造成自身的 "我" (主體) 的看法我是同意的; 另外引伸出來 "放學後Daddy帶我去麥當勞" 的片段中透過相互主體呈現出來的存活經驗提醒我們對 "任何微小經驗的尊重" 亦甚有意思。

只是當日這個被形容為 "資深的學校社工" 與學院的導師的對話對 "他者" 而言可能只是一個事件很薄弱的描述. 學院與學生對話以當事人的觀點而言重點是需要進行另一個層次的反思:對於年輕人/ 兒童的自身經驗從author 到 re-author 的過程需要有更豐厚的探索; 並鼓動著我們需要有更大的好奇心去探索年輕人對自身經驗的描述‧還有許多....

"道"是否不同? 還是 "話" 未能豐厚(rich)呢!

另一個例子,"配以我們的好奇心,對他任何微小經驗的尊重,與他同行,故事重寫的空間何其大呢!"

Narrative Soul 提到...

“道“是否相同對我並不重要,兒童的故事有否被納入對話議程才是我最珍惜 ...

Unknown 提到...

看到小童說這所學校是爸爸與他去面試的, 他很著緊... 父母縱使沒有時間與兒子傾談, 會閱讀兒子的網誌並冇所行動, 這是不幅很美麗的圖像, 感動得很.
為何我們常以為小孩子甚麼都不懂, 只懂玩耍, 不懂世間事情. 然而他們對生活的不同片段和經驗都銘記在心, 其細緻是我們往往忽略的.
他們的知識, 技巧和對生活的盼求我們何時會用心聆聽?